页面

2012年2月27日星期一

启风:非议辛亥 1-16

Date: 2010/9/4
Subject: 启风:非议辛亥 1-16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e85734a460d1a9c3
非议辛亥(1):孙中山与正月不剃头 / 启风

2010-01-30 21:42 | 阅读(1006) | 标签: 孙中山, 辛亥革命, 风俗

按:辛亥革命已将百年,启风有意搜罗轶闻,发微史事。今暂名之以《非议辛亥》。
 
孙文,幼名帝象,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逸仙,你可以称他为"孙德明"、"孙载之"、"孙逸仙",可吊诡的是,他却以"孙中山"三字名扬天下。说起 来,这都是外语惹的祸。
 
章士钊执笔翻译宫崎寅藏的《三十三年落花梦》,并以《大革命家孙逸仙》的名字刊行于世。当时孙文流亡日本,易名中山樵,在个日文名字里,"中山"是姓, "樵"是名。只学得半吊子日语的章士钊,竟"贸贸然以中山缀于孙下,而牵连读之曰孙中山"。所以"孙中山"这名字很是不象话,构成它的两部分都是姓。由于 章士钊的译书是第一次在国内公开宣传孙文其人,而书中又连篇累牍的孙中山长、孙中山短,"孙中山"之名也就由此深入人心。孙文虽然默认了外界对这个名字的 使用,可终其一生,却从未曾以"孙中山"自称。
 
清圣祖被称作康熙,周树人变成了鲁迅,总还有些道理好讲。毕竟玄烨用了60年的康熙年号,周树人自己选的鲁迅作笔名。而历史上像"孙文"变"孙中山"这种 纯粹的以讹传讹,最后成为习俗的故事,竟也从来不少。
 
再有半个月就是农历正月了,故老相传,"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据我观察,这习俗至少在北方还被较为严格的恪守,有舅舅的男子往往要赶在春节前把头发 剪短。老人们谈起这话题来都不免振振有词,可恐怕很少有人能讲清它的来龙去脉。
 
屈指算来(当然,不是一个人的手指),那还是四百年前,满人入关、问鼎中原时的事情。汉人传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而满人留存 有游牧遗风,从额角两边引一条直线,直线之外全部剃去,仅仅留下颅顶的头发,编成辫子。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才入主北京没多久的新统治者即颁布 "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有血性的汉人奋起反抗,这才有了江阴十日、嘉定三屠...
 
然而,满人主政中国已成定局,剃发易俗也被迫为汉人所接受。民间为怀念故国、故君,乃约定俗成----正月不剃头,以示"思旧"。时光飞逝,民间的"反清 复明"虽然一直是暗流涌动、此起彼伏,可终究无法阻止满清换作中国的正统王朝,辫子成为中国人的整体象征。这个时候,留发"思旧"日益失去其本身的文化根 基,久而久之,"思旧"也就谐音成了"死舅"。
 
要说被误传为"孙中山"的孙文,和剃发也还真是大有关联。孙中山在晚清倡言革命,打出"驱除鞑虏"的旗号,剃发与否被上升到要不要革命的高度。中华民国建 立、清帝退位后,留发"思旧"已是全然的不合适宜,此时的中国人总算是争得了留发的自由。从此,正月不剃头只能是作为春节的一项习俗而存在----谁又愿 意去触那"死舅"的霉头呢。
 
神化孙中山的人,张口必称"中山先生",现在一些作者正在试图改口,以"孙文"名之。诚如唐德刚先生所说,"史家正式执笔为他纪事或作传,则该用他的本名 '孙文',不该用'孙中山'了"。剔发呢?一种强加给他人的风俗,在盛行三百年后,也免不了寿终正寝。世上的事,"不合理"只能是暂时的现象,总会有"理 顺"的一天,您说是不能这个理儿?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c5d52da1b3e7ba2f
非议辛亥(2):中国首位大总统杨衢云 / 启风

2010-02-05 21:39 | 阅读(1095) | 标签: 杨衢云, 孙中山, 革命, 自由

孙中山被后人加以"革命先行者"的桂冠,因为他在檀香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当我们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许多史事也就随之湮没无闻 了。
 
杨衢云(1861—1901),名飞鸿,字肇春,号衢云,福建海澄(今厦门)人。其为人仁厚和蔼,少年习武,好打抱不平。他早年在香港学习机械,后来在一 次意外事故中,不幸失去三根手指,遂改学英文。毕业后,曾先后任圣约瑟书院英文教员、招商局总书记和新沙宣洋行副经理。1890年,杨衢云和谢缵泰等志同 道合的朋友,创立辅仁文社,立志要开通民智,推翻满清、创立合众政府。此时的孙中山,还只是在香港西医书院念书的一个学生而已。要等到四年后的1894年 11月,兴中会才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正式成立。
 
1895年1月,孙中山折回香港,经双方共同的友人尢列撮合,兴中会与辅仁文社宣布合并。此处需要澄清的是,虽然新组织沿用了兴中会的名字,可并不像一些 书上所是说,是以杨衢云为首的辅仁文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唐德刚先生的分析或许更接近于历史真相,"杨衢云、孙中山等在香港所组织的兴中会,事 实上除掉名字外,一切皆是辅仁文社的延续;会员们也大致都是杨衢云的班底。因为杨的团体己成立四年有奇;而孙的团体还未满二月。杨是香港的地头蛇;孙则是 新从夏威夷回来的。双方强弱之势是可以想象的。"由此我们也可以得知,香港兴中会和檀香山兴中会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继承关系。
 
在新组织建立的同时,他们开始筹划第一次武装起义,由孙中山进驻广州准备军事行动,杨衢云留在香港负责招募志士和筹措饷械。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诞生了中国 历史上第一位合众国大总统。我们平时谈论历史,通常会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实要是只问名号,而不求实质的话,在武则天之前,唐朝的确 早就出过一位名叫陈硕贞的女皇帝。她在公元653年率众起义,自称"文佳皇帝",而武则天称帝则要迟至二十多年后的690年。
 
无独有偶,中国第一位具有大总统名衔的人也并非孙中山,而是杨衢云。香港兴中会成立之时,可能是出于巩固同盟关系的考虑,并没有确定会长人选。然而起义在 即,不能没有一个共同领袖,来统筹全局、坐镇指挥,原辅仁文社和檀香山兴中会的冲突也就在所难免。据冯自由《革命逸史》说,"众议选举会长为建国时合众政 府大总统之预备,衢云素有大志,坚欲得总统,谢缵泰等复拥戴之,总理不欲因此惹起党内纷争,表示谦退,衢云由是当选",这显然是国民党人自己美化领袖的一 种说辞,如上所说,香港兴中会的班底本是以辅仁文社为主,那杨衢云当选为总会长和起义成功后的大总统(也称"伯理玺天德",即president音译), 也是实至名归。
 
历史上的一些定义,有时还真就不能较真。要是推算起来,公元528年的北魏王朝,胡太后独揽朝政,曾一度以公主冒充皇子,继承皇位。而在1895年,台湾 民众的反割台斗争中,台湾巡抚唐景嵩被推举为台湾民主国总统。在唐景嵩逃回大陆后,黑旗军统帅刘永福又继任为第二任总统。要是拿出这些东西说事,那么中国 第一位女皇帝、第一个大总统的话题,可就有的纠缠了。
 
好,闲话到此为止,咱们接着正题说。1895年10月,广州起义发动。因为总指挥杨衢云的疏忽,导致消息走漏,起义失败。此后,杨衢云辗转西贡、新加坡、 印度等地,到达南非,先后建立起一些兴中会分会。而孙中山已然今非昔比,在"伦敦蒙难"后,经英国媒体广为报道,摇身一变,成了享誉世界的革命家。 1899年秋冬之际,杨衢云辞去兴中会会长一职,由孙中山继任。次年,杨衢云从日本回到香港,准备发动惠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杨衢云返回香港,在上环结志 街五十二号开设私塾,以教授英文谋生。
 
当时清廷密遣刺客到香港暗杀杨衢云。杨衢云得知消息后,不以为意,傲然道:"人之死者,天命也。抑吾人行革命,亦久置生死于度外矣!昔李鸿章不尝有是举 耶,何能为?"这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后的宋教仁,他在听到暗杀传闻后,说:"只有我们革命党人会暗杀人,哪里还怕他们来暗杀我们呢?"对总理之位志在必得的 宋先生,说话的时候,恐怕早已记不得杨衢云烈士的往事了。
 
1901年1月10日,刺客陈林闯入私塾,枪杀杨衢云,之后夺路而逃。翌日清晨,杨衢云伤重不治,时年四十岁。
 
历史上种种有关"第一"的争执,其实多只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第一"的谁是谁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先入为主地认同某个"第一"后,不要置 其他可能的"第一"于不顾。
 
遗忘,才是重罪。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a8536c32fbcb5d21
非议辛亥(三):青天白日旗与五色旗的战争 / 启风

2010-02-17 01:02 | 阅读(1662) | 标签: 辛亥革命, 共和, 法治, 孙中山

按:今天在新浪上看到微夫的一条微博"有个网友问我,这几天怎么老在网上,不创作了?我告诉他:如果作者在大新年还在写作,可能是三种情况,一是他已经没 有多少时间了,二是功利心太强,三是无聊之人。"后来王小山加上两条,"1、作者很勤奋,2、写作本身就是乐趣。"
 
我需要澄清的是,上述五条我都不是....因为这一篇三十前就完成了,只不过挑到今天来发而已。呵呵。
 
另外,尝试了三篇,我想是该调整风格了,毕竟故事才是我的初衷。
 
广州起义前,陆皓东烈士设计有青天白日旗,作为兴中会的革命军旗。此后数十年间,孙中山都在义无反顾地捍卫着这面旗帜。
 
1906年,才成立不久的同盟会在东京开会,讨论革命方略。当论及未来中华民国国旗样式时,什么铁血十八星旗、五色旗、井字旗、金瓜钺斧旗等等众多方案、 莫衷一是。
 
孙中山主张以青天白日二色旗,再加上红色底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国旗。根据后来的解释,旗上青、白、红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同时也代 表中华民国以三民主义立国的初衷。虽然在这次会议上对国旗样式并未最终通过决议,但是孙中山在此后所领导的潮州黄冈、惠州七女湖、黄花冈等历次起义中,都 无一例外地采用了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911年,辛亥革命功成,国旗之争再起。民国初建,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代行参议院职权时,议决《国旗统一案》,定五色旗为国旗。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复议 参议院,表示反对五色旗:"清国旧例,海军以五色旗为一二品大官之旗,今黜满清之国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体;其用意为五大民旗,然其分配代色,取义不确, 如以黄代满之类;既言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阶级。 "
 
他进而指出:"夫国旗之颁用,所重有三:一旗之历史,二旗之取义,三旗之美观也.....天日之旗,则为汉族共和党人用之南方起义者十余年......南 洋美洲各埠华侨同情于共和者,亦已多年升用,外人总认为民国之旗.....青天白日,取象宏美,中国为远东大国,日出东方为恒星之最者,且青天白日,示光 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着于赤帜,亦为三色。"最后,他说"究之革命用兵之际,国旗统一,尚非所急",因而建议《国旗统一案》"暂勿颁定施行,而俟诸民选国 会成立之后"。
 
孙中山的反对理由,着实是有些牵强。首先五色旗与满清海军"一、二品大官之旗"虽然相似,可也有不小的差异。清海军统领所用旗帜,色彩排列自上而下为黄、 白、黑、绿、红,并在上角钉单锚,而民国的五色旗却是红、黄、蓝、白、黑五色自上而下排列。他接着说以五色代表五族无理可寻,其实也不那么理直气壮。中东 欧国家国旗多是不同样式的红、白、蓝三色旗,因为那是斯拉夫民族的代表颜色,那又来得什么具体依据呢?说五族平等,就不该有上下排列,那么法国国旗上蓝、 白、红的三色不仅有先后,甚至还有宽窄之分,那么是不是它们分别代表的自由、平等、博爱,还要分个高低贵贱?
 
孙中山说的不错,国旗应当讲究历史、取义、美观,可他反对五色旗,难道是因为五色旗没有历史?在前面提到的同盟会1906年会议上,宋教仁、陈其美就已经 在主张五色旗了。而到辛亥革命,江浙地区脱离清政府的时候,用的也正恰恰是这面旗帜。
 
那么五色旗缺少象征意义?1911年12月4日,孙中山还滞留国外的时候,在上海召开的共和联合会大会上,即商定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因其"既可表明 革命行为系为政治改造而起,非专为种族革命;又能缓和满、蒙、回、藏各族的心理,与汉人共同努力赞助共和"。在当时的情境下,对于维护全国统一,较为平和 的五色旗显然要比象征革命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更具优势。
 
至于美观与否,一个人有一个人的看法,很难一概而论。或许孙中山真真确确地认为五色旗不够美观,可青天白日旗又如何呢?至少,黄兴就曾明确表示,该旗"形 式不美,且与日本旭旗(即日军军旗)相近"(冯自由《革命逸史》)。孙中山自己其实也明白青天白日旗远非完美,不然他也不必费尽心力地去修改旗帜,"且增 加红色于上",发明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了。大多数人会觉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美观?恐怕也不尽然。而更有说服力的则是,当时全国各界多已视五色旗为国旗,纷 纷采用。
 
依照《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第十四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决议事件,如不以为然,得于具报后十日内声明理由,交令复议;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 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仍执前议时,应仍照前条办理"。因此孙中山在否决《国旗统一案》后,法案重回代理参议院(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表决,但未能获得 2/3多数同意。《国旗统一案》被暂时搁置。
 
1912年4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参议院随之迁往北京。当五色旗作为国旗方案再次交付表决时,全体参议员起立,三呼万岁,通过决议。同年6月, 袁世凯发布临时大总统令,《国旗统一案》颁布施行。由此,五色旗正式成为中华民国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作为海军军旗)。此后孙中山声讨袁世凯帝制自为也 好,指责段祺瑞毁弃约法也罢,可无论如何,他不能否认北京临时参议院的合法性、也没有理由去否定其通过法案的正当性。
 
然而事实却是,1914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日本,组建中华革命党,正式规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再往后,孙中山不管是在 1917年任非常大总统,还是1922年做陆海军大元帅,"国旗"用的都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为什么孙中山要一而再,再而三的主张以青天白日旗为国旗?他的青天白日情结究竟因何而生?除去他向代理参议院罗列的诸多理由外,恐怕还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深 层考虑。说穿了,也就是希望以青天白日旗确立自己和同盟会在新中国的独特地位。1911年武昌首义的意外成功,促成了中华民国的诞生。可那时孙中山在美 国、黄兴在香港,发动起义的共进会和文学社,至多只能算作同盟会的分支。一部《辛亥武昌首义史》几乎找不到孙中山和同盟会的名字。
 
同时,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学说,在新的共和中国也毫无体现。那么如何才能加强孙中山和同盟会在创建共和政府中的影响呢?我想,使青天白日旗成为国 旗,恰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对孙中山后半生革命行动的评价,在今天学界颇有争议,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事,但我们在此只看他一个废弃五色旗行为,就已然是在背叛民国法治了。不错,袁 世凯、段祺瑞一干军阀践踏法律,可孙中山就真的对得起自己"手创"之共和吗?
 
不断的斗争失败,使孙中山的青天白日情结最终成了心结,至死也没能看到自己心目中的国旗飘扬四海。在他身后的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建立,不久出师北 伐,但凡攻克之处,都一律改悬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从此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得以通行大陆。1946年底,制宪国民大会 通过《中华民国宪法》,明文规定"中华民国国旗定为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孙中山衷心的非法国旗至此总算真正取得了合法地位。
文章相关图片(0) 幻灯式播放相关图片

读者推荐相关文章 (0)我要推荐相关文章

评论(1)

1before4949 | 2010-03-08 21:06

艰难的旗帜
不过,有时会 不经意看到来自台湾的新闻,稍稍对党徽的logo做了变形,立刻变得挺有时代感了 呵呵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45765840_d.html
非议辛亥(4):袁世凯:"世界之第二华盛顿" [原创 2010-02-23 18:24:30]  

    多少年来,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在惋惜辛亥革命失败的同时,都忘不了加上一句"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窃国大盗"的屎盆子在袁世凯头上这一扣就是整整一百 年。历史上的很多习以为常的言说,背后往往都是漏洞百出的误解。谎言重复一千遍或许还是谎言,可是一千个人每个人都重复一千遍,数十年如一日的重复下来, 谎言也就成了真相。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起用袁世凯。北洋军以异常凌厉的攻势,相继攻占汉口、汉阳,兵临武昌城外。那时的袁世凯虽然没有彻底消灭民军的实力,可要是孤 注一掷,以当时全国最具战斗力的北洋军全力南征,那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革命党方面,各省虽是纷纷独立,很快就三分天下有其二,可自晚清以来,地方上督抚 操纵大权,连清政府都难以驾驭。这会儿天下大乱,匆匆组织起的革命政权又凭什么去号令天下诸侯?南北对峙,谁也吃不掉谁,停战和谈就成了双赢的选择。
其实早在1911年的11月1日,黎元洪就曾给袁世凯去信说,如果他赞同革命,"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随 后不久,黄兴也致书袁世凯,"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 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亦当无有不拱手听命者。"简单一句话,只要袁世凯肯推翻满清政权、拥护共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就非他莫属。
另据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记载,当时革命军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革命事业非袁不易成功,袁不是曾国藩、胡林翼,革命党人不要把他迫着走曾、胡这条路。今 日大势,不是革命党和清廷的问题,而是革命党和袁的问题,袁的问题一解决,革命就成功了,而袁的问题只是条件问题,不是原则问题。"曾国藩和胡林翼都是为 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大功臣,而现在袁世凯并不想为清廷卖死命,和革命军拼个你死我活,所以只要袁世凯肯和南方合作,那么颠覆满清也就很容易了。"利用袁可 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普遍心态。
       12月1日,在武昌召开的革命军各省区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即通过决议:"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世凯反正来归。"12月3日,交战双方在英国公使朱尔典的 斡旋下,实现停战(一直延续到次年1月29日);18日,南北议和在上海正式启动,伍廷芳代表南方、唐绍仪代表北方,对议和的具体事宜进行谈判。其中"开 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为双方共识,若国民公决后,多数人赞同共和政体,那么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出任民国首任总统。
这边议和代表还在上海争执,南京那里却把临时大总统都给选了出来,组织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方公然违约,主要有两点原因:在同盟会元老们看来,孙中山为 革命奔波一生,民国首任总统的殊荣理应归其享有。再有,当时的南方也确实需要一个中央政府,不必有多大影响、也无须有多少力量,只要这么一个象征就足够 了。因为如此一来,南方就可以和清政府平起平坐了。政府对政府,谈起判来才能理直气壮。
袁世凯闻讯后自然极为恼怒,说:"既然已经选了总统,那么我坐在什么位子上呢?算了吧!不必谈和了。"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将领则发表联名通电,主张君主 立宪、反对共和,表示如果以少数人的意见而采取共和政体,必将誓死抵抗。
革命党人自知理亏,所以孙中山一上任,就立刻拍电报给袁世凯对此予以解释,"东南诸省,久缺统一之机关,行动非常困难",现在清帝尚未退位,"文虽暂时承 乏,而虚位以待之心,终可大白于将来"。明明白白地告诉袁世凯,大总统之位早晚还是你的,我孙文不过暂时帮你看管一下罢了。区区几个月有职无权的大总统, 看上去算不了什么,可实质上却使孙中山成了共和缔造者、中华民国的"国父"。
此后孙中山又明确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1912年1月15日)袁世凯这 才暂时放下心来,恢复了对南方的信任。议和得以继续进行。
时隔不久,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退位诏书。13日,孙中山如约向参议院提出辞呈,同时举荐袁世凯为继任大总统。他在咨文中说:"选举之事,原国民 公权,本总统实无容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电北京有约,以清帝实行退位,袁世凯君宣布政见,赞成共和,即当推让.....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 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 。
       在这里读者朋友们可以注意到,南北双方有约在先,不是袁世凯逼他孙中山让位;其次,孙中山自己也对袁世凯的功绩和才能大加称赞,视袁为当然的总统人选。在 后来的致袁贺电中,孙中山还有"民国大定,选举得人"的话。
       14日,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召开,南京参议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凯以全票当选。参议院在致袁世凯的电报中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 一致者,只华盛顿一人。公为再见。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之伟业,共和之幸福,实基此日。" 要知道,在前一年年末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时,他也只得到十七省中的十六票支持,另有一票投给了黄兴。袁世凯继任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在程序上完全合法, "世界之第二华盛顿"的赞誉不是空穴来风。
       退一步讲,纵然是根据中国古老的政治法则,袁世凯同样获得了延续清朝政权的合法性,在宣统帝的退位诏书中,他特别加上了一句"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 和政府",在某种意义上这恰相当于清帝"禅让"。
总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的过程中,有着不容抹杀的功绩,至于他出任临时大总统,也是出于南方革命 党人的意愿,哪里谈得到"窃"呢?即使是"窃",那还不是你孙中山、黄兴,眼瞅着让袁世凯将"革命果实""窃"了去?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4bcf77207fe47465
非议辛亥(5):没有袁世凯,就没有新中国 / 启风

2010-03-08 11:56 | 阅读(1281) | 标签: 袁世凯, 孙中山, 清朝, 共和, 新中国

时间过得真快,辛亥革命已经是一百前的事情了。我们今天纪念这场革命,因为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其实这个功绩也没有看上去那么显赫,时人陈独秀先生说,"1911年10月10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 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今人袁伟时先生则指出,"对现代社会说来,有没有皇帝不是大问题,关键是政治制 度的性质。辛亥革命前夕的清王朝,正在向立宪政体转化;而号称民国的政府大都是专制政权。两者差别不大。"
 
即便是这样一个含金量不太大的功绩,要是没有袁世凯的襄助,仅靠革命党人的力量,想要取得那也是势比登天。我们可以看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爆发,10月31日袁世凯正式出山、任钦差大臣,11月1日北洋军即收复汉口,到了27日连汉阳也被攻下。北军进而压迫武昌,湖北军政府岌岌可危。据美国 陆军参谋处资料,当时袁世凯的北洋系部队大约有16.4万人-----那是当时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而南方的革命军,据日本陆军武官估计大约有40万人-- ---可是大多缺乏训练、纪律涣散、装备落后,只能消耗钱粮,却无法打仗。
 
南方的革命成功了,形势却不怎么乐观。武昌首义后,各地虽是纷纷响应、宣布独立,使革命政权和快就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然而在同盟会影响下独立的省份仅有江 苏、四川、山东而已,其余地区的领导人多来自于新军和咨议局,还有些是绅商出身。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已曾说过,自晚清以来,地方上督抚操纵大权,连清政府 都难以驾驭,此时天下大乱,匆匆建立起的中华民国政府又凭什么去号令群雄?
 
南京方面在财政上尤其困难。曾有记者问孙中山说:"您这次回国,带来了多少饷?多少枪炮?"孙中山坦然承认:"我空着两手回来,可是我带回来国人最需要的 东西,就是革命精神。"后来他就任临时大总统,还是没有钱,"一不能从列强手中收回关税,二不能实行强行征发的革命政策,三不能从列强那里借到钱款"(朱 宗震《真假共和》上)。一次安徽前线告急,粮饷皆缺。孙总统大笔一挥---拨款20万,他不知道所谓国库中仅有银元10块。只有革命精神,没有钱是不能打 仗的,北伐也就只落得一句空话,到头来要推翻清朝,还是少不了袁世凯的帮忙。
 
袁世凯的处境其实也不怎么好,他虽然是做了内阁总理大臣,把摄政王载沣撵回了家,将内外大权掌握独揽在手。可是北京城内此时还有载涛统率的禁卫军,这支全 部由满人组建的军队,与早已腐朽的八旗兵不同,他们的装备、训练和待遇都堪称一流,是一支能上战场的劲旅。禁卫军的任务的只有一个:保护满洲亲贵。卧榻之 侧,岂容他人鼾睡?袁世凯怎么能容得下它在身边虎视眈眈?他借口说,目下大敌当前,希望载涛能亲自带领禁卫军到前线杀敌,起一个表率作用。向来胆小的载涛 听说后魂飞魄散,立马辞职不干了。袁世凯顺理成章地把亲信冯国璋扶上了禁卫军统帅的位置。
 
袁世凯成了北方实际上的统治者,但要迫使清廷同意退位却并不那么容易。在满洲人看来,袁世凯要挟清帝退位,向南方换取大总统的职位,根本就是欺负孤儿寡母 的曹操。因而隆裕太后顾虑重重,对是否接受"退位换优待"的意见还拿捏不定。一方面,她不甘心把天下拱手让给人;另一方面又担心革命党杀进北京,那就连优 待条件都没了。
 
就在这僵持的当口(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在退朝回家的途中遭到革命党人的炸弹袭击,险些丧命。原来这些北方的革命党人反对南北议和,主张以武力 推翻满清政府。当时,清帝退位的传言已广为流传,可又迟迟不见兑现,他们以为是袁世凯从中阻挠,所以组织了暗杀行动。这下可帮了袁世凯的大忙,他就此请假 不再上朝议事,同时要挟清廷说,要是再不同意退位,他就辞职不干了。
 
要知道,满洲亲贵中不只有载涛那样懦夫,也不乏血性男儿,他们绝不愿眼看着祖宗社稷落入他人之手。宗社党领袖良弼以清室卫护者自居,反对议和、一力主战, 他曾在日本学习军事,是满洲亲贵中唯一有胆略、有能力和南方一战的将领,当初禁卫军名义上归载涛统领,实权其实掌握在良弼手中。良弼打算袁世凯一辞职,就 让毓朗、载泽等宗室组阁,以铁良为总司令,和南方民军做殊死一搏。然而,革命党人没能杀掉袁世凯,却在不久后成功暗杀了袁的这个心腹大患。良弼一死,满洲 亲贵为之胆寒。
 
隆裕太后一看,既然革命党人对袁世凯下了杀手,那袁爱卿自然就是心向我爱新觉罗氏的大忠臣了,从此对袁世凯的话也就越发相信了。而且太后眼见革命党在京畿 重地都如此猖獗,能够频频发动暗杀,真的是感到大势已去。
 
良弼遇刺的同一天(1月27日),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将领47人联名通电,要求清廷"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压倒清廷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这样突如其来。
 
在随后的御前会议上,满洲亲贵、蒙古王公们已经不再敢有什么反对退位的强硬表态了,一个个都低头不语。溥仪回忆说,当时"主战最力的善耆、溥伟看到大势已 去,离了北京,他们想学申包胥哭秦庭,一个跑到德国人占领的青岛,一个到了日本人占领的旅顺。"当然,他们天真的幻想不可能成功。
 
1912年2月12日,清廷以宣统名义颁布退位诏书,由此中华民国统一南北。袁世凯在逼迫清帝退位的事情上有私心不假,可共和中国能这样轻易的创建起来, 他也是功不可没。不然要是南北混战一开,结局如何就没人能说得清了。正如史景迁在《追寻现代中国》一书中写道的那样,辛亥革命后"社会秩序的恢复有赖袁世 凯将北洋军与同盟会和南京的革命力量结合在一起,也仰赖袁世凯以立宪程序,将新军和各省的议会结合成全国性的政体。"
 
说一句感情色彩有些重的话,那就是今天的这个标题:没有袁世凯,就没有新中国。当然,那时的新中国叫做中华民国。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47765016_d.html
启风居
杨津涛(启风)'s Blog

非议辛亥(6):孙中山:"卖国者"?石敬瑭第二? [原创 2010-04-01 21:24:03]  

    在习惯性的话语叙述中,袁世凯是当然的卖国贼,孙中山是天生的爱国者。多少年的一元化历史教育,我们学会的只是鲜明的两分法:好人之外,就是恶人。历史要 是如此的黑白分明,那也真是单调的可以。
 
       为尊者讳是中国的著史传统,孔子都未能免俗。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唯一能共同尊奉的近代伟人,双方"齐心协力",最终将其神化成了一位完人。孙中山一生为革命 呕心呖血,固然是可钦可敬。然而,他为革命而试图出卖国权的所作所为,我们又何须隐晦?历史如果有颜色的话,那一定是黑白调和而成的暗灰。
 
       在前文中,我曾经说过,其实在孙中山回国前,革命党人已然与北方袁世凯达成协议,后者促使清帝退位后,同时出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然而,孙中山回国后却 试图向日本筹得借款,率师北伐、统一全国。不说孙中山此举有违信义、毁弃前约,只说他以出卖国权为代价的北伐,纵然成功了,还不是要将中国推入任人宰割的 境地?
 
 孙中山曾对三井财阀在中国的代理森恪说,"为东洋和平计,满洲无论如何亦须保留于东洋人手中。因此,当此次举事之初,余等即拟将满洲委之于日本,以此希 求日本援助中国革命……由于地理上、人种上之关系,中国如无日本之同情与支援,即将一事无成,此乃运命仪关……而日本改府迄今仍无转变表示,是以余等为日 本政府之态度如何而日夜心忧。"森格的使命是以借款一千万为条件,使孙中山同意租借满洲。
 
       对于孙中山,中国人要避讳,而外国人则会秉笔直书。美国的史扶邻先生在《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一书的正文之外,以括号的形式审慎地指出,"据日本一 份无法证实的资料称,孙中山和黄兴赞同三井总经理的建议:以二千万日元和两师军队的装备,作为割让满洲的交换条件。据说,此建议遭到东京政府的否决。"
 
      孙中山的行为可以原谅吗?我觉得不能。1931年,张学良在东北未放一枪,率军仓皇入关,至今背负骂名。而孙中山呢?那更是将满洲拱手相让,连张学良都不 如,比比石敬瑭想来也还不算冤枉。
 
 1913年,宋教仁遇刺,在法律解决犹有希望、武装讨伐毫无胜算的情形下,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结果兵败流亡。他又回到日本,又提起旧事。
 
1914年5月,孙中山给日本首相大隈重信写信,许诺革命成功后,日本可以垄断中国商业,然而日本当局并未因此被打动。日本人不会相信一个流亡者会有实力 去兑现自己的诺言。如果想在中国获取利益,直接去威胁北京的执政者就可以了,何必好要兴师动众,去寄希望于一个东京的流亡者。
 
时隔不久,"二次革命"不出意外的功败垂成,它从发动到结束还不足三个月。在国内清除掉反对派的袁世凯,变得信心十足,开始着手加强权力。此时,发生了近 代史上的一个大事情,那就是所谓"二十一条"的签订。很多教科书,或者说干脆说所有的教科书都告诉我们,袁世凯是以出卖国权为代价,换取日本对他称帝的支 持。同时,又往往讲到一则故事,说是袁克定为骗老爷子安心即位,专门印了一份《顺天时报》,说是全国形势一片大好,都拥护袁大总统恢复帝制。你道为什么袁 世凯要看《顺天时报》,因为那是一份日本人的报纸,老袁正是希望看到日本的鼎力相助,他敢放胆一搏。那么问题来了,要真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民国政府接受了 "二十一条",那日方自然要助袁总统一臂之力,那么袁大公子又何必去伪造那么一份报纸呢?
 
事实上,所谓"二十一条"和称帝压根没有一点关系,日本政府从来是明确反对袁世凯称帝,公开发行的《顺天时报》上也正是如此观点。
 
日本要趁一战期间欧美列强无暇东顾、独霸中国,所以要签"二十一条",仅此而已。没有交换条件,没有!中日谈判整整进行了四个月,日后被世人目为"卖国 贼"的曹汝霖都是"激愤之情溢于言表",一拖再拖之后,日本人决定不再和他们耗下去,将中国反对最力的第五号自动取消,下了一纸最后通牒:五日为限,你北 京政府同不同意?同意则罢,不同意,好吧,咱们战场上见!唐德刚先生的《袁氏当国》在说到袁世凯的处境时,引用了"九一八"后蒋介石的自述,"可战而不 战,以亡其国,政府之罪也。不可战而战,以亡其国,亦政府之罪也。"我们想一想就知道,才经历了晚清变乱的中国,怎么可能是崛起东邻的对手?
 
条约签是签了,可是要求中国政府各部门雇请日本人做顾问的"五号七条"没有包括在内,另外又删去两条,也就是说,所谓"二十一条"也只是签了十二条。我们 常常说弱国无外交,弱国能把外交做到如此地步,我想已经很是不易了。
 
那么这个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做些什么呢?黄兴、李烈钧、陈炯明、柏文蔚,这些因发动叛乱("二次革命")而被北京政府严厉通缉的"罪犯们", 听说日本的无理要求后,纷纷离开日本,要回国与政府同仇敌忾,一致对外!那么孙中山呢?他看到了机遇,若不趁此时袁世凯焦头烂额,举兵一战,岂不坐失良 机!所谓"发国难财",也无此为甚吧。
 
孙中山要回国、要夺权,可手里一无所有,怎么办?借钱。找谁借?那还用说,当然是日本人。袁世凯有什么没答应你们的?提出来,等我回大陆夺了政权,一准儿 兑现。于是今天我们在日本外务省的档案管里,便发现了这样一封信:作为帮助"扫除中国的邪恶政府"的回报,"当中国需要雇佣军事参谋的时候,就将给日本军 官以优先权;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将使用日本的枪械、弹药和装备;在中央的地方政府内,当需要邀请外国专家的时候,中国将给日本以优先权;将要建立一个日中 银行,并在两国的重要城市设置分支机构;中国将首先向日本寻求有关开放矿藏、铁路建设和沿海贸易所需要的外国资金;日本将帮助中国改善政治的和军事的制 度,帮助中国更改已规定的海关、治外法权等条约。"(韦慕庭《孙中山:一个壮志未酬的爱国者》,杨慎之译)
 
另外,高崇民在《上半生简述》中则证实说:"1915年袁世凯阴谋要作皇帝,与日本订立卖国条约21条。孙中山为换取推翻袁世凯,主张把东三省让给日本。 我在日本留学东京时,亲耳听到中山这种错误主张,表示坚决反对,黄兴当时也反对。"
 
孙中山的"诚意",也换得了某些支持,他从日本政府那里先后获得了几十万元的借款,日本人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借中国人的手去推翻袁世凯。然而,一切的反 抗者都没能攻进北京,袁世凯以自己的突然去世,结束了这场纷争。
 
      我们无法肯定所有的史料都是可信的,也无法揣摩孙中山的真实意图----他是不是想过河拆桥,把借款拿到手,把革命进行完,然后大手一挥,不去承认之前的 什么协约。可是在杨天石先生的诸多举证后,我们至少可以相信,孙中山的确是曾经想将满洲交给日本管理;韦慕庭教授的旁征博引之后,我想孙中山不停地向列强 许诺特殊利益,以获取资金的行为,也大量的确然存在。那么,评价孙中山的相关举措,也并不缺少事实依据。
 
  我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认同民族自决。可是对于孙中山为满洲人决定命运的做法,却无论如何不能赞同。同时,我也不相信依靠外人而实现的共和,会是一 个健康的共和。某种意义上,可能恰恰像史扶邻教授分析的那样,"共和国是他事业中的最大成就,正因其一心一意要向背叛共和国的袁世凯算帐,才使他更不顾后 果。"那么,我是否可以理解为,孙中山的复仇思想,或许已然将国仇转变为私怨?
 
      孙中山在日本流亡半生,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或许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本文只是简述了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与日本的一些关系而已。其实孙中山之中,与日 本、与欧美、与苏俄,都曾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从来未曾放弃过借助外力、建设共和的假想,那么以空头支票、抵押国权的作为,也就贯穿在了他的革命生涯。
 
      成王败寇、成王败寇,但是袁世凯没有成功、孙中山也失败了,那么说英雄、谁是英雄?长叹一声,历史莫测,呜呼!
 
     参考资料:
     唐德刚《袁氏当国》
     杨天石《孙中山与"租让满洲"问题》,载《国民党人与早期中华民国》
     曹汝霖《一生之回忆》
     (美)史扶邻《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
     (美)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范福潮《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前的南北博弈》,载《南方周末》
标签: 孙中山   袁世凯   共和   辛亥革命   卖国   .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48236198_d.html
非议辛亥(7):立宪改良者成全了辛亥革命 [原创 2010-04-11 21:35:52]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随后湖北光复,建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一个月间,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广西等地相继宣布独立,民军"三分 天下有其二",大清帝国则被局促在了华北一隅。
革命党人的实力如此之强吗?当然不是。要是革命党原先能在全国掌握这样大的地盘,孙中山也就不会把宝一股脑的押在两广之地,即便如此,那还只落得十战十 败。那就奇怪了,从前作为乱臣贼子,在海外煽动造反的革命党,一夜间怎么变得人心所向、天下归心了?历史不是变魔术,几年十几年在观念上不会有什么大的变 化。之所辛亥革命全国响应,不是说革命党实力壮大了,而是立宪派倒戈了。
        立宪派和革命党的差异在于,一主温和改良,一主暴力革命,事实上殊路同归,追求的都是民主政治。当时无论立宪,抑或革命,都有一批人被迫流亡海外。
海外的立宪派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保皇党,革命党则主要是孙中山主持的同盟会。他们游说海外华侨,以为国内的政治活动争取募捐。因为华侨数量有限,两 派为争夺支持者,相互间攻讦不断。革命党攻击保皇党是"汉奸"、是"认贼作父"、是"异族奴隶"。在保皇党一方虽然也大力还击,但却不像革命党那群热血青 年将对方视为大敌。梁启超从来主张两派合作,将枪口一致对准大陆之上的满清政府。
国内的立宪派和革命党相互间则没有那样深的成见,在很多地方两派人物都保持着良好的友谊,在斗争中能够相互声援。这成为后来辛亥革命中国内立宪派倒戈的重 要因素。
       立宪派顾名思义,主张的是君主立宪,要求保留皇室。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人乃是大清朝的忠臣,那是什么力量把他们推入了阵营的另一边,竟成了满洲贵族的掘墓 人?不是别人,正是满洲人自己。诚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让我们回国头看看立宪派活动的历史。老佛爷还在世的时候,就派出五大臣到欧罗巴去考察宪政,虽说几个人对宪政云云都是一头雾水,最后的考察报告都不得不请 逆臣梁启超捉刀,可是一番游历后,这群未曾出门的老家伙们也算是见识了西方的强盛,知道咱们老大帝国不改不成了。那一年是公元1905年。
接下来,1906年,清廷宣布仿行宪政;1907年,有一批大臣东渡日本,学习东邻宪法;1908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颁布中国历 史上第一步宪法《钦定宪法大纲》;1909年,咨议局在全国绝大多数省份相继建立。
晚清政府的立宪看上去倒也是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然而如此"缓慢"的推进,在立宪派眼中已然是敷衍。立宪派于是先后组织了三和平请愿运动,要求缩短预备立 宪时间、早开国会。在立宪派这声势浩大的运动面前,清廷不得不做出让步,允诺将召开国会的时间提前到宣统五年(1913年)。立宪派领袖张謇觉得既然请愿 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该适可而止,可另外一些有影响的立宪人士,如汤化龙、谭延闿、蒲殿俊等则坚持原先的请愿主张:1911年召开国会。
清政府被激怒了,这些往日的臣民真是得寸进尺,全然不知道什么叫做皇权,什么叫做皇帝威严。等到立宪派第四次请愿的时候,政府镇压了。
再往后,清政府悍然组织了皇族内阁,悍然宣布了铁路国有政策,又悍然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立宪派也同样被激怒了,他们知道清朝这课三百年的苍天大树,已 经从根子上烂掉了,所以中国需要要将它连根抱起,然后种上一棵新树苗。
浙江的著名立宪党人汤寿潜从此经常与革命派人士相往来,虽然没有投身到革命中去,但在观念上早已同情革命。时人记载说,在浙江,"谘议局中大部分议员尤同 情革命,热烈拥护。"(褚辅成《浙江辛亥革命实录》)自从看到清廷以武力屠戮手无寸铁的保路群众的时候,四川前谘议局议长蒲殿俊即开始为颠覆清廷而积极奔 走,派人分赴湘、鄂、粤各省联络党人,他说,"四川准备已甚充足,以袍哥、棒客为基础,人数众多,遍布全川,将来举义时,尚求各省协助,以祈早日成功。" (《湖南反正追记》)全国各省立宪派的情形大体类似,他们眼看改革走进了死胡同,意识到唯有借助革命拆了那堵挡路的墙,中国才会有发展的道路。虽不情愿, 然亦无奈。
因而,一旦武昌首义告捷,四处潜伏在新军中的革命党纷纷响应、发动革命后,立宪派迅速站到了革命者的一方。立宪派不同于革命党,多是些普通士卒或江湖会 党,这些人是真正的地方缙绅,有地位、有威望,也有才能,他们的"反正"使得革命如虎添翼。仗着自己面子大,出面规劝地方督抚响应革命、宣示独立,或者干 脆由谘议局自行推举都督。如湖南在宣布独立后,同盟会出身的都督焦达峰意外被杀,继任都督的谭延闿是前清谘议局议长。在广西,谘议局则力劝巡抚沈秉堃独 立,最终成功。
      孙中山之前锲而不舍地在中国搞了十次起义,为什么每一次都是惨败,连一座城池都无法拿下?他们虽然掌握了时代的主题,可是孤军奋战,要想成功谈何容易。武 昌起义不同,从枪声一响,湖北立宪领袖汤化龙就来到革命阵营,以其影响游说黎元洪、稳定局势,为武汉三镇的光复立下汗马功劳。武昌首义成功了,各地响应 了,革命能席卷天下,还是因为有了立宪派的精诚合作。
对于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历史贡献,侯宜杰先生曾给予充分肯定,"仅凭革命派子自身的力量绝不可能促成各省独立,立宪派促成各省独立就是对革命的响应。把 立宪派创造的胜利局势反而说成是立宪派用以投机的条件,完全颠倒了因果关系。"具体地说地是,武昌第一声枪响之后,要不是汤化龙挺身而出,首义结果如何只 能是未知数。至于其他各省,新军中的革命党率先发难后,如果不是立宪派迅疾附和,想要短期内实现各省独立,也无异是痴人说梦。

参考书目: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本文原始资料多转引自该书)
贺觉非、冯天瑜《辛亥武昌首义史》
金冲及、胡绳武《辛亥革命史稿》(第三卷)

汤化龙,湖北谘议局议长,武昌首义后响应革命,任都督府政事部长。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48532234_d.html
非议辛亥(8):发行"股票"的兴中会 [原创 2010-04-17 20:01:40]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是他一生革命事业的开始,我们在教科书上知道,兴中会是所谓"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我前文已经说到,此前 更早成立的还有香港的辅仁文社),至于这个兴中会的组织形式,我们却无从得知。

    说起来很有意思,兴中会其实不是我们想象中一群关心国事的热血青年,怀着同样的抱负走到一起,搞起一个立意要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组织。那与其事的是些什么 人呢?现在有名檀香山兴中会有名可查的会员有126人。据冯自由的记述,其中医生1人(孙文)、牧家1人(孙眉)、农业家4人、银行家1人、教育家1人、 公务员7人,报界1人、税关通事1人,这些都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占到多数的商人和工人,前者有73人,后者36人。

    那时的兴中会章程"尚不便明言筹饷起兵字样,以免会员有所戒惧,盖其时华侨尚多不脱故乡庐墓思想,惴惴于公使领事之借辞构陷也。"章程中也只是笼统地说, "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根本没提革命那档子事。那么参与兴中会的那些商人和工人,又究竟图的是个什么?我估摸着,总有一些是冲着分红来的 吧。其实兴中会创建时的组织构成其实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股份有限公司。

    冯自由的《革命逸史》记载,兴中会"章程内载每会员须纳会底银五元。另设银会集股举办公家事业,每股科银十元,成功后收回本利百元。"所谓底银相当于入会 时缴纳的会费,也就是说你要是想成为兴中会的会员,有革命精神、有志士保荐还不够,你还得掏钱,至少五块。你要是财大气粗呢,就不妨多贡献一点,借用唐德 刚老爷子说,就只当是买乐透彩了,要是哪天孙文的革命侥幸成功,那本金可就是一翻十倍。这位官说了,投资有赚就会有赔,万一革命没能成功,大清王朝千秋万 代了那可怎么办?那么孙文先生也只能说声:"感谢参加"了。

    因此,兴中会不只是一个革命组织,也是个为革命筹钱的机构。兴中会的首任主席也不是什么孙文,而是永和泰号的经理刘祥,至于副主席则是檀香山一家美国银行 的华人经理,叫做何宽。就是这个何宽保留有一份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的会费收支表,表上列有最初加入同盟会的一些人所缴纳的底银和股银,"上列各会员每名捐 入会底银五元,独宋居仁则三元,共进会员银二百八十八元。"其他有捐股银一百元的,两百元的,也有三百元的,总共"进各股份银一千一百元"。这区区的一千 多银元,作为我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经费显然是严重不足,没有办法,只能让自家人出血了。

    孙文的大哥孙眉,贱卖了自己的一批牲畜,另一位真正称得上义士的邓荫南,更是毁家纾难,把农场全部变卖,这样才使孙中山筹得了一笔还算可观款项:港币一万 三千元。孙先生就是怀揣着这笔还算说得过去的资金,从檀香山漂洋过海,回到阔别已久的香港,找到辅仁文社的杨衢云,成了这个造反组织的合伙人。

    孙中山的班底和辅仁文社合并,成立香港兴中会后,还是沿用着檀香山筹款的老办法,而且说的更为明确,"款项宜筹也本会所理各事,事体重大,需款浩繁。故特 设银会以集巨资,用济公家之急,兼为股友生财捷径,一举两得,诚善举也。各会友好义急公,自能惟力是视,集腋成裘,以助一臂。兹将办法节略于后:每股科银 10元,认一股至万股,皆随各便。所科股银,由各处总办管库代收,发给收条为据,将银暂存银行,待总会收股时,即汇寄至总会收入,给发收银会股票,由各处 总办换交各友收存。开会之日,每股可收回本利百元。此于公私皆有裨益。各友咸具爱国之诚,当踊跃从事,比之捐顶子,买翎枝,有去无还,洵隔天壤。且十可报 百,万可图亿,利英大焉,机不可失也。"兴中会的宗旨肯定是救国,这个毋庸置疑,而与此同时却也不妨碍大家凭它捞点外快。

    李敖不是给毛泽东补充过一句名言吗?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完了应该请客吃饭。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总该有个回报,连云港那个92岁的老大爷,当年打过金 门战役,胡连将军没能把他怎么样,结果在今天这个新社会,面对拆迁队,老英雄泼上汽油,自己点了自己。要是早知道这样的结果,让你去"革命",你会去吗?
 
参考资料:
 
冯自由《革命逸史》
韦慕庭《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
互动百科 兴中会 词条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48988500_d.html
非议辛亥(9):汪精卫与袁克定义结金兰 [原创 2010-04-26 12:03:04]  

    汪精卫,中国近代史上的传奇人物,少年革命、行刺亲王,名扬天下;中年从政、主持党务,尝领风骚;晚年投敌、甘为汉奸,遗臭千秋。

      今天咱们抛开汪先生不怎么灿烂的后半生,单说说他那异彩纷呈的少年壮怀。我们知道武昌首义前,革命形势很是不妙,甚至黄兴诸人都垂头丧气,感叹前途渺茫。 那时正是青春年少的汪先生,与倾心于自己的恋人陈璧君,外加上一帮热血志士,北上京师,要干掉那摄政王载沣,要为革命振奋精神。那是在1910年的3月。       

    结果我们都知道,汪精卫失手被捕,在狱中慷慨赋诗,说是要引刀成一快,才能不负少年人的大好头颅。可事与愿违,清廷非但没给汪精卫判个什么凌迟处死或者斩 立决,而是判了终身监禁。险些丢了性命的载沣自然巴不得杀了这少年革命党,给自己出一口恶气来着,可是肃亲王善耆反对,他认为大清局势已然如此糟糕,杀几 个革命党除了激起更大的民愤外,根本于事无补,载沣想想的确是那么个道理,也就让汪精卫捡了条性命。因此,汪精卫一生都感念善耆的恩情,然而我们今天回顾 历史,却禁不住为他惋惜,要是当时丢了头颅,哪还会有后来的万世骂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1月1日,袁世凯受命为内阁总理大臣;11月6日,清廷为缓和南方局势,汪精卫等革命党人被特赦出狱。汪精卫是 人才,袁世凯是枭雄,枭雄爱人才,自古皆然。袁世凯在北京几次密见汪精卫,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我们后人已经是很难确切知道。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袁、汪 之间达成协定,由袁推翻清廷,而汪促使南方选举袁为共和中国的首任总统。

此后不久,汪精卫和即和君宪派领袖杨度组建"国事共济会",倡导南北议和,组织临时国民会议,公决国体问题。这个主张不能说错,因为这成为后来南北双方代 表的共识,只是在当时看来,一个曾经刺杀满清摄政王的激进革命党人,政治观点突然转向,不免让人怀疑。因此同盟会的《民立报》发表社论说,"即如汪兆铭, 亦鼓吹革命有年,乃党人之有学识者...竟感虏廷不杀之恩,而为彼满皇说法乎?"这种评价其实并不妥当,在笔者前文之中已然阐述,当时的情势之下,革命党 人想凭自身的力量开展北伐、推翻满清,根本不可能。想要尽快平稳地使新生的共和国实现统一,惟有拥袁而已。况且在当时来讲,袁世凯也是清廷著名的新派人 物,谁也没有前后眼,孙中山不会知道、汪精卫也不会预知袁世凯竟会毁弃约法、背叛共和。

在袁汪合作期间,有一则轶事鲜为人知,我拿出来给大家做个茶余饭后的消遣:同盟会元老汪精卫和袁世凯大公子袁克定曾经一个头磕在地上,做了异姓兄弟。一天 晚上,袁世凯在家中宴请汪精卫,陪同的还有杨度等人。汪精卫和袁克定先是对着袁老爷子四叩首,之后两人又相对叩首,完成了结拜仪式。袁世凯说道:"你们两 人今后是异姓兄弟,克定长,当以仲弟视兆铭;兆铭年幼,应以兄长待克定。我老了,望你们以异姓兄弟之亲逾于骨肉。"此类事情不必当真,要是当了真,那就不 要再碰什么政治了。君不见,冯玉祥和蒋介石义结金兰,可那中原一战,正是要拼个你死我活;蒋介石和张学良那也是异姓兄弟,可那西安一役,小弟愣是差点要了 大哥的命。在他们之前的汪精卫和袁克定结拜也是一回事,不过是为政治上的合作打一个包票,让双方心里上多那么一层信任罢了。

结拜是在11月27日,只过了两天,汪精卫即给在武昌的革命军各省区代表大会去信,希望南北达成协议,在清帝宣布退位后,共同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其实汪精卫对袁世凯不只有争取的幻想,也有刺杀的图谋。在他看来,能促使袁世凯反正、拥护共和自是上策,要是不能达到这一点,以他为首的京津地区同盟会则 要暗杀袁世凯,为革命去一大敌。因而汪精卫也就不会完全放弃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革命目标。身在北京的袁世凯和汪精卫"爷俩儿"也就随即琢磨起怎么发动起 义,给满清皇室来个一锅端。当时约定在11月29日晚,北方革命党人鸣炮为号,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同时发难,然后由汪精卫的结义大哥袁克定亲率精兵 三千在东华门响应。革命党人依约起事,而袁克定因故未能拥兵响应,起义以失败告终。

此外,北方革命党的小插曲不断,但是因为吴禄贞的意外被杀,使北方起义缺少了一位实力派领袖。群龙无首之下,滦州兵变、刺袁事件等等,都至为孤立,未能掀 起革命潮流。争取袁世凯反正成为唯一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当南北议和启动,汪精卫被任命为南方代表伍廷芳的参赞。曾经亲历其事的江苏代表雷奋后来回忆说:"……南北协商,由精卫居间说合。凡参与辛亥秘密者,皆甚 了解。即精卫本人,虽为中山心腹,亦视此为收拾时局,合理解决之最好方案。当时协议之条件有三:(一)双方即日停战;(二)清廷宣布退位;(三)选举项城 为大总统。……由鄂督黎公电邀各省,派遣代表赴鄂会议。……各代表讨论之结果,并征求黎元洪、黄兴、程德全之意见,均可行。"由此看来,最终促成南方考虑 并同意以上议和方案,汪精卫从中出力甚多。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被推举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民国的历史走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汪精卫也要从此步入一生事业的颠峰。

少年汪精卫

汉奸汪精卫

参考资料:
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
回永广:《叛国奸贼:大汉奸的最后结局》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


http://www.langya.org/bbs/showthread.php?p=763784
非议辛亥(10):武昌首义时,孙中山正在美国打工

说到辛亥革命,我们通常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孙中山及其麾下同盟会领导其事。然而1911年武昌首义之时,革命党人却推举了一个满清军官为革命领袖,那同盟会 的领袖们此时又身在何方呢?

孙中山刷盘子谋生

孙中山参与晚清革命,先后十次策划起义,从未离开过他两广老家,在长江流域尝试革命为他向来所反对。因此,武昌起义的爆发在他意料之外,成功更不是他所能 想象。换言之,武昌起义的发动、推进,乃至成功,都与孙文无关。至多只能说,文学社和共进会在某种程度上曾受到孙文学说的影响。

孙中山从报纸得知武昌起义消息的时候,他正在丹佛的一家华人餐馆打工,以来维持生计。孙中山的伟大在于,当他的同志们一个个心灰意冷的时候,他仍旧满怀自 信。终于,喜从天降。

孙中山在丹佛的这家餐馆收到了来自中国的电报,黄兴告诉他武昌起义成功,请他速速回国。不难想象,作为驰名世界的革命家,共和国一旦建立,总统之位非孙莫 属。黄兴这样想,孙文也不会例外。然而消息传来,孙中山非但没有立马买票回国,反而是筹钱疾奔欧洲----他要向英、法政府争取借款,因为他确信没有列强 的支持,革命万难成功。但是在情况尚未明朗之前,列强不会轻易表态,他们绝不愿看到义和团的历史重演。

没有办法,孙中山空手回国。1911年圣诞节那一天,他抵达上海。那时上海和武汉两方面,正在为是黄兴、还是黎元洪做大元帅争论不休,恰好此时孙中山归 国,那么一切成案即告作废,十七省举孙文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翌年元旦,孙文宣誓就职。

从武昌首义,到全国响应,乃至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框架的建立,孙中山都身在海外,都未曾与会,只是在一个群龙无首,要一个名义领袖的时候,归国就职,成 了民国的缔造者。有人说,孙中山摘了辛亥革命的桃子,我想这种说法难说客观。虽然孙中山对武昌起义谈不上有什么实质性的贡献,但他多年未革命奔走,也正应 了中国那句老话,"没有功劳,还没有苦劳"吗?几个月的大总统,也算得上是对孙文诸多苦劳的一个交待吧。

重要领袖离散四方

曾参与湖北革命的张难先曾有一个回忆说,"刘公隔绝在汉,孙武炸伤,总司令蒋翎武出亡,副都督刘英远在京山,詹大悲、胡瑛在狱,居正、黄兴、谭人风、宋教 仁具在港、沪,杨时杰在京。各军领袖,以资望浅,谦让未遑,仓促不得人选。"

在当时有资格领导武昌起义的人来自三方面,即同盟会中部总会、文学社和共进会。作为湖北革命中坚力量的文学社和共进会,为能早日完成革命,曾联络合作事 宜,几番争吵,都未能商讨出为双方满意的领袖。没办法,既然在内部无法达成一致,那就只能求助于全国性的革命领袖。

居正、杨玉如于是奔赴上海,请黄兴、宋教仁和谭人凤来鄂主持大局。当时黄兴其实正身在香港,而宋教仁与谭人凤决定先行赴鄂。不过此时尚在狱中的胡瑛闻讯后 劝阻说,不要轻易前往,以免身临险境。宋教仁一想,往常那么多次起义都没能成功,这一次会例外吗?因此也就心下动摇,于是推脱说于右任不在上海,《民立 报》事务需人打理,一时间无法成行。老英雄谭人凤则不管那么多,在10月8日的时候抱病与居正先行,可到武昌的时候,已经是起义后的第三天。黄兴和宋教仁 的抵达更要迟至10月28日。此后,黄兴出任战时总司令,才使革命军有了统一的领导。

因此,武昌起义的时候,那些在全国声名卓著的革命领袖根本指望不上,那怎么湖北地方的革命领袖为什么也都集体缺席呢?在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事实上也 曾经议定有统一的领导机构,由刘公任总理,蒋翎武任军事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要是起义谋划能如此按部就班的进行下去,武昌起义猝然爆发后革命军也不至于 群龙无首,可偏偏是人算不如天算,10月9日发生了一次众所周知的意外----孙武在汉口俄租借检验炸药时不慎爆炸,引来俄国巡捕,孙武面部和右手受伤, 仓皇逃脱。

此后,以蒋翎武为首的革命党人紧急商议,决定当即起事。然而当时已是10月9日深夜,新军士兵都已入睡,使得计划流产。就在这天夜里,设于武昌小朝街的指 挥所又被清军破获。蒋翎武因为身着白布长衫,还留有发辫,看上去像一个教书先生,对清军警官谎称,"我是来看热闹的,抓我作甚?"警官因而放松警惕,蒋翎 武才得以趁机脱身。

另外,曾被选为湖北大都督的刘公身在汉口、共进会领导杨时杰在北京、刘复基在小朝街指挥所出事时被捕。因而等到武昌起义枪声响起的时候,革命阵营一方,竟 然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革命党人能站出来统一领导。
__________________
博客----启风居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53928504_d.html
非议辛亥(11):辛亥革命的动力是"反满" [原创 2010-07-21 20:21:30]  

    辛亥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但凡曾经在高中历史课上醒来过一两次的朋友,恐怕多少都还能记得,那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话是不错,可当我们重新审视 辛亥,即不难发现,这场革命虽以共和为结果,动力却是来自民族仇恨。
学过高中历史的朋友对同盟会的十六字章程也不会陌生,所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也。其中"驱除鞑虏"放在了"创立民国",成了前 提条件,与朱元璋在起兵伐元时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根本如出一辙。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在当时的一些汉人看来,中国在历史上曾两次亡国, 一次亡于元,一次即亡于清。
清末时候风气大开,报刊的言论环境比今天好得多,但是能够影响的范围的毕竟有限,不能奢望乡下种地的农民也理解共和、民主的大义。那要号召起这部分力量, 用什么最有效最直接呢?还是三百年前汉人的亡国之痛。
让我看看当时的革命家们说了些什么,章太炎在1920年在日本召开"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为了激起汉人的种族主义情绪,章太炎更曾慷慨撰文,历 数满清暴政,"自流寇肆虐,遗离彤丧,东南一隅,犹自完具,虏下江南,遂悉残破。南畿有扬州之屠、嘉定之屠、江阴之屠,浙江有嘉兴之屠、金华之屠,广东有 广州之屠。复有大同故将仗义反正,城陷之后,丁壮悉诛,妇女毁郭。汉民无罪,尽为鲸鲵。"闻名遐迩的《革命军》中,邹容亦是直言"皇汉民族亡国后之二百六 十年"。清朝非中国,所以汉人要起而革命,恢复中华。为什么《清议报》辩论不过《民报》,是梁启超的理论不够、笔锋不利?我想都不是,《清议报》试图以理 服人,《民报》则是以情动人。后者一言仇恨、再言反满,在气势自然压倒了君主立宪的主张--满清如此罪恶,留它做甚?
其实,自明亡以后,汉人的反清活动从来就没有终止过,什么天地会、哥老会、三合会都是以"反清复明"为活动口号,只是在清王朝统治日趋稳定的时代,他们只 能偶尔起义,掀点小风小浪。但是清末内忧外患,曾经的民族仇恨成了最尖利的武器,所以会党也就成了孙中山眼中可堪动员的革命力量。要是翻翻孙中山的家谱, 孙氏祖上即有反满志士,而他自小也崇拜洪秀全,立志要"推翻满清复回汉家山河"。因此,孙中山推翻满清的意愿从小就有,但其出发点显然是反满而非反专制。
具体到1911年,与文学社同时发动了辛亥革命的共进会,其凝聚人心的号召就是"共拼死力,有进无退。取回中国,仍为汉人作主。"10月10日,武昌首义 猝然而发,一举成功。革命军所用旗帜名为"铁血十八星旗",它由红黄黑三色组成,红底和黑九角象征"血"和"铁",是为铁血精神;黑九角代表古九州,彰显 华夏正统。黑九角内外两圈是共十八颗圆星,代表关内汉人居住的十八行省,将满洲、蒙古、西藏等地刨除在外,昭示了民族革命的使命。此后黎元洪被推为都督, 誓师宣言中也同样宣称要"矢志恢复汉土"。难怪清朝遗老郑孝胥要愤而指责,"武汉乱后,国人多以排满为心理,士君子从而和之,不识廉耻为何物。"站在他的 角度看来,天下人叛清破坏了君臣秩序,而这个把天下人召集起来的心理正是"排满"二字。 
1912年元旦,孙中山归国就任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你道孙大总统就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参拜明孝陵!也就是告祭大明太祖皇帝:江山又是我们汉人 的了,华夏复国了。前两年吴伯雄访问大陆,拜祭中山陵,也是口口声声地告慰总理:我们国民党夺回政权了!孙中山当年和这个徒子徒孙想的其实一样,手里的东 西也差不多,今天国民党有了台湾,昔日同盟会管着南京,所谓恢复政权,还只是过过嘴瘾罢了。孙中山的举动,很可以证明武昌首义功成,大清王朝未倒的时候, 革命党人已经在欢呼排满的初步胜利了。
当然,在领导辛亥革命的精英意识中,革命显然不仅仅是"排满"那么简单。《民报》在和《清议报》的辩论中,其实已经阐明,所谓"排满"是要消灭满洲的恶劣 政府。但是"民智未开"的现实确实存在,老百姓还不能搞明白什么是共和革命。不要说当时的老百姓不知道什么是"共和"、什么是"民主",就是在今天,又有 多少人能说的清楚呢?换言之,在20世纪初的时候,大多数国民恐怕并非不能容忍皇帝的存在,而是无法再忍受一个满洲皇帝。在一些精英看来,满洲人做皇帝就 要维护少数人的利益,指望他们立宪是痴人说梦;在普通民众看来,满洲人统治中国三百年,弄的民不聊生,该是汉人翻身做主的时候了。于是乎也就有了清末风起 云涌的排满狂潮。所以在当时,要想推翻清王朝,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以种族主义为号召,民众误解革命也就误解了,反正等革命成功了,大家过上了民主生 活,也就自然明白了。谁知道辛亥后一百年,华夏大陆还是今天这个局面。
胡汉民后来总结辛亥革命的成功经验,也不得不坦言,其一是策反新军为"成功革命之重要因素",其二就是"排满宣传战胜一时之思想者,实为根本之成功"。一 场共和革命,竟以"排满"成功,不能不说是历史和我们开的一个玩笑。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54203163_d.html
非议辛亥(12)谁说孙中山是"博士",我和谁急 / 启风

2010-07-25 22:19 | 阅读(878) | 标签: 辛亥革命, 孙中山, 学历, 博士, 香港

很多近代史著作,尤其是海外著作,喜欢尊称孙文为"孙逸仙博士",比如我手头这本杨慎之先生翻译的《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韦慕庭著),从头到尾都 是孙博士长、孙博士短的,也不知道是原作者的问题,还是翻译者的问题,总之,问题很大!
 
先让我们回顾下孙中山的求学生涯,他14岁时在长兄孙眉的资助下飘洋过海来到了美丽的夏威夷。在这里他进入英国国教会开办的"意奥兰尼书院"(小学),毕 业后进入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中学)。一年之后因为孙眉听说弟弟将受洗礼,吓得他把孙中山给送回了家乡。此后孙中山在香港继续学业,先后就读于拔 萃书室和中央书院(后改名皇仁书院)。
1886年秋,孙中山在完成中学学业后进入广州博济医学堂,次年转入香港西医书院学习。1892年7月,21岁的孙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由教务长康德 黎博士为他颁发了毕业证书。读者朋友们先莫要惊叹,接着往后看---当年所谓香港西医书院的毕业生总共只有两人。孙中山入学时,本来是有12个同学的,但 是几年下来,有资格参加毕业考试的只还剩下4个,最后孙中山和江英华两人及格。这么看来,这所医科学校的淘汰率确实很是惊人,不比今天我们的所谓大学-- -虽然据说香港西医书院在当时只是一个未获港英当局立案的私立学校。
 
孙中山的学习生涯到此为止,至多也就能算个本科吧,估计还没有学士学位。那所谓"孙逸仙博士"来自何处呢?朋友们都知道,我英语水平相当糟糕,就是一些常 用词也还认不错。比我水平高一点的人呢,则有可能是认识一个词,但在使用时却很容易会错意,比如"Doctor"这个词。"Doctor"不是什么难以掌 握的词汇,就是我也还认得,不就是"医生"吗?英语水平上了层次的人,就不会像我这么简单地去理解了,他们会说,这个词还能当"博士"讲的。于是乎,"孙 逸仙医生"摇身一变成了"孙逸仙博士",至今还有一条孙逸仙博士大马路横亘澳门。追根溯源,在1923年1月孙中山和越飞签署的《孙越宣言》中,"孙逸仙 博士"和"孙博士"的字样已然反复出现,孙氏本人对此显然默认。半年后,由蒋介石率领访问苏联的代表团,也被命名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以讹传讹,久而 久之,"孙逸仙博士"成了大家喜闻乐见的敬称。
 
读到此处,或许有朋友要恍然大悟了:闹了半天,这个博士是"孙逸仙医生"啊。别呀,我的话还没说完呢。读者该还记得我上文提到,香港西医书院是不被港英当 局承认的,那自然拿不到香港的行医执照。那孙中山即使是"医生",即使真像他的战友们吹嘘的那样"妙手回春",也不过是个江湖郎中。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孙中 山不在香港,而要跑到澳门去悬壶济世的原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香港西医书院在一百多年前虽然是名不见经传,但是它却成为后来香港大学的前身,港大于是宣称孙中山是该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孙先生自然也 不客气,"香港以及香港大学是我知识的出生地。"回访"母校"时,他如是说。

参考资料 :
 
冯自由《革命逸史》
 
刘继兴《孙中山的博士学位是以讹传讹》
 
维基百科 "孙中山"词条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94837b5a1157c4db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54397705_d.html
非议辛亥(13):孙大总统是美国人 [原创 2010-07-29 20:36:11]  

    前些年,台湾教科书据说要把孙中山归入"外国人"的行列;后来咱们又有一个邻居宣称孙中山是其民族的后裔。前者说孙中山是"中国人",后者想孙中山是"韩 国人"。事实上呢?他是美国人。
     孙中山13岁的时候随兄长赴夏威夷求学,那一年是公元1879年。1894年,夏威夷这个太平洋上的独立王国被殖民者占领,宣布建立共和国。1898年, 美国挟美西战争大胜的余威,吞并了这片群岛。从此,夏威夷成为美国领土。
     我们知道,根据美国法律,凡是在美国领土上降生的孩子都将自动获得美国国籍。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后来才跋涉夏威夷,原本与美国国籍无缘。但 是时年32岁的孙先生耍了一个小手腕,自称1870年生于夏威夷,摇身一变成了美国公民。虽然如此,他在1904年试图以夏威夷护照入境美国的时候,还是 被阻挡在了海关之外。孙中山对美国移民局的官员解释说,他1870年出生在夏威夷,3、4岁时被父母带回中国,10岁左右又回到夏威夷,17、18岁后再 回香港,1896年以旅行证件入境旧金山,之后并依此从纽约抵达英国,1901年他最终以本土出生公民身份回到夏威夷。当时,美国的海关移民官员根据孙中 山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弥天大谎),认为他已自动放弃美国公民身份,因此拒绝了他的入境请求。孙中山求助于美国华人组织致公堂,于是由致公堂出面将其取保候 审,并为其雇请律师申诉。
      经过调查,美国商务劳工部最终表示允许孙中山入境,因为1896年孙中山入境旧金山时,当地移民局既没有质疑孙中山的夏威夷出生证明,那么依照1900年 的有关法案,夏威夷出生的夏威夷公民被承认为美国公民。由此,孙中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国公民,直到1912年他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应该如何看待孙中山骗取美国国籍这样一个事情?唐德刚先生很是理解:"须知在那人类文明中最可耻的'美国排华律'欺压之下,我辈华裔移民在当时美国种族主 义者的'法律'分类中,是比'黑人'与'印第安人'都还要低一等。印第安红人在那时的美国法律之下,不算是'人类'的。因此'华人'在当时更是非人类中的 非人类了。"唐先生语气不由激动起来:"中山先生为非作假吗?朋友,你能和当时排华杀人的种族主义者这批野兽,谈孔孟之道吗?明乎此,你就了解孙中山先生 何以如此做了。再者,中山的做法并不是他发明的。'美籍出生纸'在华侨社会里,是有其公开市场和价格的。"这个逻辑很奇怪,"和尚摸得,我摸不得?"把孙 先生当阿Q吗?黑市里还公然买卖毒品呢,难道也能示为"合理"不成?
      从史料上证明了孙中山伪造出生信息、骗取美国公民身份的內欧也表示同情,他指出1882年到1943年之间美国排华法案导致许多中国人不得不以"造假"方 式进入美国或赢得美国公民身份的历史事实。国民党人自然更要维护总理形象,国民党党史馆主任邵铭煌说:"孙中山深深感觉到,没有一个身份去的话,对他革命 是很难开展的。"也就是说,孙中山是为了革命才不得已假造身份来获取一个美国公民的身份。
      我不想从道德上过分地苛求一个历史人物,也不想否认排华法案的严酷性,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孙中山他就是一个造假者,不管他有什么高尚的目的。诚然,作为 一个美国公民,孙中山在革命行动中少了很多阻力,只是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堂而皇之的南京当选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怎么看都怎么觉得怪。想一想其实也没 什么,谁让近代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怪胎呢。

参考资料: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傅芮岚《骗了中国人一百年的政治丑闻》
维基百科"孙中山"词条


孙中山伪造的出生证明


孙中山的美国公民证明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54803996_d.html
非议辛亥(14):捍卫共和,宁死不辱:黎元洪两次反对帝制 [原创 2010-08-05 20:08:08]  
 
    辛亥革命的首义元勋黎元洪在我们传统印象中,他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投机者。武昌起义时他被迫出任都督,民国建立后又襄助袁世凯打击国民党。其实黎元洪在辛亥 年后,即终生守护共和,未尝更易。

 反对袁世凯称帝

    民国初年,袁世凯在各方鼓惑和野心驱使下,谋划帝制自为。袁世凯曾试探黎元洪这位姻亲,"近来许多人要我做皇帝,亲家你看怎么样?"黎元洪听后正色道: "革命的目的是推翻专制,建立共和。亲家你做了皇帝,怎么对得起武昌的死难烈士?"

    1915年9月,当筹安会为复辟帝制积极奔走之时,黎元洪担心被拖进泥潭,提出辞去副总统职务,回家养老。袁世凯非但没有答允,反而花10万元巨款买下荣 禄旧宅送给黎元洪,让其留京居住。黎元洪无奈,只得从此闭门谢客,以示自己反对帝制的决心。当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接受拥戴,改国号为"中华帝 国",以翌年为"洪宪元年"。袁世凯称帝后的第一封诏书就是发给黎元洪的,要册封他为"武义亲王"。试想,要是连辛亥革命的首义元勋都认同了帝制,那么民 国变帝国的事情看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只是袁世凯没有想到,无权无勇的黎元洪竟然拒绝受封!

    据张国淦后来回忆说,陆征祥前往加封时向黎祝贺说,"大总统以阁下创造民国,推翻满清,功在国家,故明令晋封为武义亲王以酬庸,特率领在京文武首领,恭谨 致贺,恳即日就封,以慰全国之望。"想想也怪可笑的,新即位的皇帝竟以亲王爵位去奖赏"创造民国"的功勋。当时黎元洪答道,"大总统虽明令发表,但鄙人决 不敢领受。盖大总统以鄙人有辛亥武昌首义之勋,故尤于褒封。然辛亥起义,乃全国人民公意,及无数革命志士流血奋斗,与大总统主持而成,我个人不过滥竽其 间,因人成事,决无功绩可言,断不敢冒领崇封,致生无以对国民,死无以对先烈。"说罢径自回屋。后来,袁世凯送来的亲王制服和写有"武义亲王开拆"字样的 书信,他都一概不收。

   那时有人担忧民国前途,黎元洪回答说,"目前国情,以统一及安定民生为主,若全国统一,国会告成,项城如有野心,变更国体,即为违反约法,为国民公敌,不 啻自掘坟墓。予当追随国人之后,誓死反对,即使予毁家灭身,继起者亦大有人在,中华民国断不灭亡。"果然,袁世凯称帝后众叛亲离,不久就在绝望中死去,黎 元洪则以副总统身份继任大总统。

反对张勋复辟

    1917年,大总统黎元洪和国务总理段祺瑞在是否参加一战问题上发生分歧,使"府院之争"升级。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邀请张勋入京调停。张勋在迫 使黎元洪解散国会后,亲率辫子军入京,旋即召开御前会议,宣布拥立溥仪复辟。

    为了昭示复辟的"合法性",张勋命王士珍、江朝宗代表民国代表,梁鼎芬代表清室,李庆璋代表自己去总统府要求黎元洪"退位"、"让国",在已康有为代拟的 "奉还大政"奏折上签字, 黎元洪此时方才意识到自己引狼入室,闯下了大祸。但是黎元洪拒绝为虎作伥,冷静地回绝道,"总统的职位,乃出国民委托,不敢不勉任所难。若复辟一事,乃是 张绍轩(张勋)一人主张,恐中外未必承认,我奈何敢私自允诺呢?"梁鼎芬不由语带威胁:"先朝旧物,理当归还。公若不肯赞成,恐致后悔。"黎元洪听他说 完,没有回应,只是轻蔑地瞥了一眼身旁的王士珍---那是曾出任国务总理的北洋宿将,现在成了溥仪御授的内阁议政大臣。王士珍又羞又愧,不敢正视。梁鼎芬 见黎元洪不为所动,正要继续畅言天命、大义时,突然被黎元洪冷冷打断:"你是什么人?我不要和你说话。"说罢闭上双眼,不再理睬。身为亲家的遗老梁鼎芬碰 了一鼻子灰,万般无奈下只好回转紫禁城。当年曾力挺维新派的陈宝琛闻说后大怒,竟提议要溥仪下诏赐黎元洪自尽,好在未能成命。

    黎元洪既然不肯合作,那这幕大戏就只能自编自演了。溥仪径自下诏子虚乌有地说,"黎元洪奏称,前因兵变被胁,盗窃大位,谬领国事,无济时艰,并沥陈改建共 和诸弊害,奏请复临大统以拯生灵,自请待罪有司等语。"因而念其"从乱既非本杯,归政尤明大义,厥功甚伟,深孚朕心","着锡封为一等公,以彰殊典"。

    这个一等公的爵位黎元洪当然不会领受,他立刻发出三份电报,一方面申明自己"受国民付托之重,自当始终民国",决不会屈从复辟;另一方面电令各地"伫望迅 即出师,共图讨贼,以期复我共和,而救危亡"。7月1日,溥仪第二次登基的日子,北京城内四处龙旗飘扬,只有总统府上还悬挂着仅有的一面五色旗。

    为了挽救民国,黎元洪更屏弃前嫌,致电身在南京的副总统冯国璋,"此次政变猝起,致摇国体。元洪不德,统御无方,负疚国民,饮痛何及。""元洪既不能执行 职权,民国势将中断。"因此要冯根据约法代理大总统职务。同时,黎元洪又重新任命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让他和冯国璋合力平叛。然后黎元洪化装成职员模样,避 开张勋的监视,躲进了日本使馆。几天后,段祺瑞正式率兵讨逆,7月7日与张勋交战,到12日即攻入北京,历时12天的复辟丑剧就此结束。  

    两次在民国面临中断危险的时候,黎元洪都不顾安危地坚持共和、反对帝制,最终没有辱没自己首义元勋的身份。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55099271_d.html
非议辛亥(15):孙中山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原创 2010-08-10 16:22:40]  

     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神,名字叫孙中山,海峡两岸共搭神坛、共同尊奉。

     孙中山活着的时候郁郁不得志,在海外先是有保皇党之战,同盟会内又有和章太炎之争,耗尽心力搞的起义全都一一落败。武昌一声炮响,孙中山才以多年苦劳被请 回来当了几个月的临时大总统。 正如莫理循说的那样:"世人对孙逸仙有错误的认识。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中他根本没做什么实际的工作。他返回中国时,革命已经结束……孙逸仙离开中国时间 长,与这里的任何势力均无关联。他在国外名气很响,因此他似乎适合这个位置。我从未听说他对革命工作提供过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他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构 的……"所谓旁观者清,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孙中山只是一个中国革命的偶像罢了。因此,章太炎就曾倡言"若举总统,以功则黄兴,以才则宋教仁,以德则汪精 卫",不该有孙中山没什么事。

    北洋军阀上台执政,孙中山开始不停地在南方起事:二次革命、护法战争、护国运动,做过非常大总统,也当过民国大元帅,但都摆脱不了做花瓶的命运。这一段时 间内,孙中山在国内虽然逐步建立起一些威望,但也决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不然也不会落得一个"孙大炮"的雅号。

    对孙中山的神化,先是由他自己着手。1914年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重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他自命为革命"唯一(崇高伟大)之领袖"、 "革命之导师"、共和的化身,要求党员入党需按手模宣誓,表示对孙中山个人绝对效忠。黄兴、李烈钧、柏文蔚、谭人凤等革命元老对此无法接受,一同远走欧 洲。由此不难看出,那时侯的孙中山不说在全国,即便是在自己的革命阵营内部,他也不具有说一不二的地位。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当天,胡汉民即发布电报"分饬各大小机关、由十二日起、下半旗七天、并令公安局分饬市内酒楼、即日起停止宴会、市民停止 七天、在职人员则停止一个月、各机关用蓝印一月、兵士及各机关职员缠黑纱一月。"当时国民党还没有取得全国政权,能够掌控的地方不出广东一隅,然而这种要 求全民戴孝、停止娱乐活动的架势,已经无异帝王。我们从没有听说什么民主国家的总统去世要命令老百姓不许吃大餐、要人人伤悼的。

    孙中山生前曾留有遗嘱说,"吾死之后,可葬于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中华民国政府为表彰其生前功绩,开始着手为其修建 墓地,从1926年1月动工到1929年春方才竣工,面积达8万平方米,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一应俱全,无怪乎名为"中山陵"--- "陵"那是只有帝王墓地才能使用的名号。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将暂厝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的孙中山灵枢迁往中山陵,举行了"奉安大典"。

    孙中山死的很不是时候,那时北伐还没有开始,国民党还只是南方的一股割据势力。而当中山陵建成的时候,国民党已经在名义上统一华夏,建立起国民政府。一个 独裁政党要维持自己的政权的合法性和神圣性,即需要一尊神来做挡箭牌,借神的光彩来照亮自己。在国民党需要一尊神的时候,孙中山不幸成为唯一的候选人。

    造神先是在党内,国民党党章至今留有一章名为"总理",其中说"党员须服从总理之指导以努力于主义之推行"、"总理为全国代表大会之主席"、"总理为中央 执行委员会之主席"、"总理对于全国代表大会之决议有交复议之权"、"总理对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有最后决定之权"。"总理已於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逝 世,十五年一月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接受总理遗嘱,并努力实行之,保存此章,以为本党永久之纪念。""总理"的名号也永远的留给孙中山一人,国民党总理仅此 一人。然后在全国范围内也要树立孙中山的神圣形象。1940年3月21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 根据决议,"中央以总理孙先生倡导革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 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国民党党治下的中国,上学要学三民主义,开会要念总理遗嘱,孙中山俨然成了一尊神。与 此同时,被赞誉为"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的黄兴被人为的忽略了。

    1949年后,中华民国失去了大陆的统治权,建政后的中共依然不敢丢了孙中山这块牌位,依然以中山先生信徒自居,以塑造革命的合法性。只是国父的说法不能 要了,代之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让他在中山陵继续享受着后人的朝拜。


http://tianjiao27.blog.hexun.com/55912241_d.html
非议辛亥(16):中华革命党与孙、黄分手 [原创 2010-08-25 20:59:29]  

    中国国民党是百年老店,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后来与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合并,组成中国同盟会。民国建立后,宋教仁又一手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使革命 组织完成了向现代政党的转换。未及一年,宋教仁遇刺,国民党人在南方发动"二次革命",旋即失败。孙中山、黄兴、李烈钧、柏文蔚、程潜等国民党人在国内无 法存身,相继流亡日本。

    一年多以前,孙中山还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大总统,如今却成了北京政府的通缉要犯。孙中山在东京痛定思痛后说,失败的原因"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 涣",视黄兴的不听号令为失败根源。在孙中山指责看来,要不是宋案发生后,黄兴坚持法律解决,以至延误战机的话,断然不会有癸丑之败。讨袁之战开始后,黄 兴又以"(孙)文不善戎伍"的理由,使自己不能"亲统六师,观兵建康"。而当战事一旦失利,黄兴更弃守南京,致使"三军无主,卒以失败"---孙先生俨然 以决胜千里的大将军自居,仿佛战局能因他的指挥而为之扭转。孙中山对黄兴说,"弟所望党人者,今后若仍承认弟为党魁者,必当完全服从党魁之命令。因第二次 之失败,全在不听我之号令耳。所以,今后弟欲为真党魁,不欲为假党魁,庶几事权统一,中国尚有救药也。"---革命要有唯一领袖,那不是你黄克强,而是我 孙中山。

   国民党建立后,孙中山虽然被推为党魁,但在宋教仁为议会选举积极奔走的时候,他是在思考那20万里公路的伟大计划。宋教仁事实上在国民党内架空了孙中山, 所以也有人说是孙指示陈其美制造了宋案。孙中山对国民党既然没有什么感情应该是肯定的,那么抛弃党名,重新造党也就顺理成章了。自己建立的组织当然才最易 掌控。所以,国民党没有了,新党被命名为中华革命党。

   原国民党党员加入中华革命党需重新宣誓,"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同时还要在宣誓 书上加印右手中指的指模。想宣统爷在位的时候,全国老百姓效忠皇帝陛下;你孙文在南方策划起义,为的是什么?为的还不是推翻爱新觉罗家一人一姓的天下。如 今好了,革命成了你孙文一个人的事情,革命党成了你一个人的私产。入党加盖手印,那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卖身契上面。中华革命党党章中还把党员列为三等,凡在 "三次革命"爆发前入党的是"首义党员",革命政府建立后成为"元勋公民",享有参政的优先权;凡在"三次革命"爆发后,革命政府成立前入党的是"协助党 员",革命政府建立后成为"有功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凡在革命政府成立后入党的是"普通党员",革命政府建立后成为"先进公民",只享有选举 权。至于非党员的公民,对不起,在我们中华革命党的"训政"时期,既然没有宪法,也就谈不上公民平权,一切国家权力都归中华革命党党员行使,一切非党员都 没有公民权利。

   自从兴中会与华兴会合并组建同盟会后,从来甘当配角的黄兴,一贯极力维护孙的领袖地位,曾使章太炎、陶成章发起的两次"倒孙风潮"(以黄兴代孙文)都功败 垂成。但是现在要黄兴发誓、按手模向某人效忠,却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革命家所无法接受的。黄兴说,"二次革命""此不得已之战争,实袁氏迫成之耳",失 败的原因在于敌强我弱,而不在党员违命。他指出对个人的宣誓服从与加按指模,"前者不够平等,后者迹近侮辱";至于将党员分为三等的做法,则是"不惜以权 利相号召,效袁氏之所为",与民主原则背道而驰,因而"不愿先生反对自己所提倡之平等自由主义"。一个政党如果只听命于一人,那就是一个独裁政党,他要建 立的国家否能是一个民主国家?一个号称革命的政党建立政权后,却不肯给国民平等的公民权利,那么革命的目的何在呢?后来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贯彻一个政党、一 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法西斯思想,那不是没有理论依据的,所有这些都是当年孙中山已经规划好的。不止是黄兴,其他同盟会元老如李烈钧、柏文蔚、程潜、谭人 凤、熊克武等都希望能"保全国民党",正如李烈钧说的那样,"国民党堂堂正正,国内国民党机关虽被袁贼解散,而海外之国民党,居留政府从未干涉",如果另 组新党,那不就等于宣布海外国民党自动解散?

   老同志们的集体反对也未能动摇孙中山加强权威的决心,我想那时的孙先生恐怕很羡慕他的对手袁世凯,因为后者能将北洋势力调动自如。追随孙中山半生居正回忆 说,孙中山当时坚持"革命党不能群龙无首,或互争雄长,必须在惟一领袖之下,绝对服从。""如离开我而讲共和,讲民主,则是南辕而北其辙"。孙中山自信地 说"再举革命,非我不行,同时要再举革命,非服从我不行……我敢说除我外,无革命导师……将'服从孙先生再举革命'一句抹煞,这是我不能答应,而无退让之 余地的"。想一想,孙中山一生是乐于且善于统战工作的,他能与西南军阀合作,也能与北方奉系、皖系联络;他还曾和苏联结好,与中共联手,殷海光先生更曾 说,杂糅的三民主义本身就是能够适应各方面主张的"统战工具"。孙中山为什么单单不能容忍一同创业的革命同志呢?原来,黄兴的部下常与人说,"中国军界俱 是听黄先生之令,无人听孙文之令者。孙文所率者,不过一班之无知少年学生及无饭食之亡命耳"云云,孙中山对此耿耿于怀。其实,孙常年在外奔走,在华侨中威 望无人可比;黄则耕耘国内、领导起义,在军中自然是众望所归,因此辛亥革命时才流传有"孙氏理想,黄氏实行"的说法。没有孙、黄联手,也就不会有同盟会的 革命事业。

   1914年6月27日,黄兴与孙中山话别,两人没有谈及国事。席间,孙中山赠黄兴一联:"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再共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三天后, 黄兴和几位同志登船赴美。7月8日,中华革命党正式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他在总理之下特设"协理"一职虚位以待黄兴,只是黄兴直至去世也没有入党,而中 华革命党协理的位置也一直无人担任。

   1914年8月,亲近黄兴的国民党人李根源等在东京组织"欧事研究会",立意集合同人讨论欧战对中国局势的影响,探求救时的良策为目的。入会的有李根源、 胡瑛、李烈钧、熊克武、林虎、程潜、程子楷、陈炯明、李书城、沈钧儒、陈独秀、章士钊等。黄兴当时身在美国,研究会成立时他并不知情,直到9月3日复函同 意入会。国民党又一次分裂了。对于黄兴在美国的这支革命力量,孙中山依旧难以容忍。1915年年初,黄兴与就援助中国革命事宜,与美国人德特列克达成协 议。孙中山闻讯后,发电报给德特列克,要求他"今后必勿与黄谈判",不要"和黄以及黄的人过多来往,因为他们没有参加我在二次革命失败后创建的新团体。除 非他发誓向我效忠,绝对服从我的命令,我和他以及他的人就毫无关系。"孙中山固执的相信,革命需要"唯一领袖",只有他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9726f8fc6e0339cf
袁世凯:"世界之第二华盛顿"

作者:启风 | 评论(2) | 标签:袁世凯, 辛亥革命, 共和, 中华民国, 孙中山

多少年来,中国近代史教科书在惋惜辛亥革命失败的同时,都忘不了加上一句"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窃国大盗"的屎盆子在袁世凯头上这一扣就是整整一百 年。历史上的很多习以为常的言说,背后往往都是漏洞百出的误解。谎言重复一千遍或许还是谎言,可是一千个人每个人都重复一千遍,数十年如一日的重复下来, 谎言也就成了真相。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被迫起用袁世凯。北洋军以异常凌厉的攻势,相继攻占汉口、汉阳,兵临武昌城外。那时的袁世凯虽然没有彻底消灭民军的实力,可要是孤 注一掷,以当时全国最具战斗力的北洋军全力南征,那鹿死谁手就不好说了。革命党方面,各省虽是纷纷独立,很快就三分天下有其二,可自晚清以来,地方上督抚 操纵大权,连清政府都难以驾驭。这会儿天下大乱,匆匆组织起的革命政权又凭什么去号令天下诸侯?南北对峙,谁也吃不掉谁,停战和谈就成了双赢的选择。

其实早在1911年的11月1日,黎元洪就曾给袁世凯去信说,如果他赞同革命,"将来民国总统选举时,第一任之中华共和大总统,公固不难从容猎取也。"随 后不久,黄兴也致书袁世凯,"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 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亦当无有不拱手听命者。"简单一句话,只要袁世凯肯推翻满清政权、拥护共和,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就非他莫属。

另据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记载,当时革命军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革命事业非袁不易成功,袁不是曾国藩、胡林翼,革命党人不要把他迫着走曾、胡这条路。今 日大势,不是革命党和清廷的问题,而是革命党和袁的问题,袁的问题一解决,革命就成功了,而袁的问题只是条件问题,不是原则问题。"曾国藩和胡林翼都是为 清廷镇压太平天国的大功臣,而现在袁世凯并不想为清廷卖死命,和革命军拼个你死我活,所以只要袁世凯肯和南方合作,那么颠覆满清也就很容易了。"利用袁可 以事半功倍",正是南方革命党人的普遍心态。

12月1日,在武昌召开的革命军各省区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即通过决议:"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世凯反正来归。"12月3日,交战双方在英国公使朱尔典的 斡旋下,实现停战(一直延续到次年1月29日);18日,南北议和在上海正式启动,伍廷芳代表南方、唐绍仪代表北方,对议和的具体事宜进行谈判。其中"开 国民会议,解决国体问题"为双方共识,若国民公决后,多数人赞同共和政体,那么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出任民国首任总统。

这边议和代表还在上海争执,南京那里却把临时大总统都给选了出来,组织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方公然违约,主要有两点原因:在同盟会元老们看来,孙中山为 革命奔波一生,民国首任总统的殊荣理应归其享有。再有,当时的南方也确实需要一个中央政府,不必有多大影响、也无须有多少力量,只要这么一个象征就足够 了。因为如此一来,南方就可以和清政府平起平坐了。政府对政府,谈起判来才能理直气壮。

袁世凯闻讯后自然极为恼怒,说:"既然已经选了总统,那么我坐在什么位子上呢?算了吧!不必谈和了。"段祺瑞、冯国璋等北洋将领则发表联名通电,主张君主 立宪、反对共和,表示如果以少数人的意见而采取共和政体,必将誓死抵抗。

革命党人自知理亏,所以孙中山一上任,就立刻拍电报给袁世凯对此予以解释,"东南诸省,久缺统一之机关,行动非常困难",现在清帝尚未退位,"文虽暂时承 乏,而虚位以待之心,终可大白于将来"。明明白白地告诉袁世凯,大总统之位早晚还是你的,我孙文不过暂时帮你看管一下罢了。区区几个月有职无权的大总统, 看上去算不了什么,可实质上却使孙中山成了共和缔造者、中华民国的"国父"。

此后孙中山又明确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1912年1月15日)袁世凯这 才暂时放下心来,恢复了对南方的信任。议和得以继续进行。

时隔不久,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退位诏书。13日,孙中山如约向参议院提出辞呈,同时举荐袁世凯为继任大总统。他在咨文中说:"选举之事,原国民 公权,本总统实无容喙之地,惟前使伍代表电北京有约,以清帝实行退位,袁世凯君宣布政见,赞成共和,即当推让.....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 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 。

在这里读者朋友们可以注意到,南北双方有约在先,不是袁世凯逼他孙中山让位;其次,孙中山自己也对袁世凯的功绩和才能大加称赞,视袁为当然的总统人选。在 后来的致袁贺电中,孙中山还有"民国大定,选举得人"的话。

14日,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召开,南京参议院的十七省代表投票,每省一票,袁世凯以全票当选。参议院在致袁世凯的电报中说:"查世界历史,选举大总统,满场 一致者,只华盛顿一人。公为再见。同人深幸公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我中华民国之第一之伟业,共和之幸福,实基此日。" 要知道,在前一年年末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时,他也只得到十七省中的十六票支持,另有一票投给了黄兴。袁世凯继任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在程序上完全合法, "世界之第二华盛顿"的赞誉不是空穴来风。

退一步讲,纵然是根据中国古老的政治法则,袁世凯同样获得了延续清朝政权的合法性,在宣统帝的退位诏书中,他特别加上了一句"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 和政府",在某种意义上这恰相当于清帝"禅让"。

总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的过程中,有着不容抹杀的功绩,至于他出任临时大总统,也是出于南方革命 党人的意愿,哪里谈得到"窃"呢?即使是"窃",那还不是你孙中山、黄兴,眼瞅着让袁世凯将"革命果实""窃"了去?

http://www.douban.com/people/qifengju/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欢迎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今日知录》邮件组。

没有评论: